內容提要:現階段隨著我國醫學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醫學計量在現代醫院發展中所占據的地位日益凸顯。因此,加強計量檢測管理工作,為健康中國提供堅實基礎成為渦街流量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文章就醫院渦街流量計計量檢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渦街流量計計量檢測管理的建議和對策。
醫學計量使渦街流量計在準確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諸多方面有了保證,對提高醫療質量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1]。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財稅(2017)20號)、《質檢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取消或停征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決定的通知》(國質檢財函(2017)140號)等文件的要求,停征計量強制檢定收費,減輕醫院的經濟負擔,為“計量保健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醫學計量管理工作實施中的主要問題
醫院等級評審和質控也對計量工作有一定的要求,同時,醫院是一個新技術、新設備聚集的場所,然而強檢項目目錄老舊,無法與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相匹配,較多的非強檢項目并沒有很好地開展,醫院在實際的醫學計量管理工作實施上還是碰到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1思想意識薄弱,計量及質控工作宣傳力度不夠
醫院各級人員對計量工作的了解還不夠深刻,不熟悉與計量有關渦街流量計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沒有重視渦街流量計的計量工作。
1.2管理模式落后,醫院的計量和質控制度落實不好
制定的制度只是形式,沒有完善的設備計量的檔案資料,設備購入安裝后技術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無人過問[2]。原本計量過的渦街流量計維修后的各項技術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還需要再一次的計量或校驗才能使用?如果再進行檢測是否會加重醫院以及檢測單位的負擔?同時,檢測項目多,數量不均勻,有些設備體積較大,數量較少,但計量單位必須上門才能檢測,工作效率低。
1.3資金投入力度不夠,重手工管理模式,缺乏信息化手段
當前醫院較大一部分缺乏計量管理軟件或者計量模塊,完全依賴人工,如果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容易造成漏檢情況的發生。加之校驗項目普遍收費較高,阻礙了校驗項目全面的開展,特別是急救設備、手術設備關乎生命安全,如呼吸機、電刀、除顫儀、輸液泵等,必須加強校驗工作。
1.4技術與法律方面,工作人員不專業
工作人員未經過專業培訓,缺乏專業計量知識,對計量法律法規一知半解,無法為精準醫療奠定法律基礎;加之編制人員限制,技術人員少,不能主動開展計量和質控工作[2]。
1.5上級單位監管方面,計量標準不明確
同一臺設備不同的區域檢測要求不一樣。例如電子血壓計,有的區域上門檢測,有的不檢;浮標式氧氣吸入器,有的醫院檢測表頭和流量計,貼2張計量合格證,而有的地方只貼1張,給醫院的管理帶來了混亂。
2.建議和對策
2.1從思想上重視計量檢測
提高醫院領導對設備計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三級管理網絡的建設,加強醫學計量管理的意識,加大對《計量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學習,提高領導們對醫院計量工作人員的認識,提高醫護人員的醫療質量意識,避免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的發生。
2.2建立健全計量檢測機制
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校驗目錄的范圍及效期,使大家有章可查;上級單位規范統一計量標準,避免區域差異;非強檢項目校驗費用收費較高的,上級單位應合理定價,便于醫院設備全面檢測。醫院應加大對于醫學裝備計量檢測、質控人員和資金上的投入。
2.3加強計量檢測監督管理體系
醫院需加強醫學計量檢定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的檢定水平;加強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計量管理平臺,降低漏檢率。同時,建議上級計量單位構建大數字平臺,實時了解各單位的設備檢測情況,以便于更好地進行醫院強檢和校驗的安排。重中之重,加強巡檢,提升能力,加強設備的預防性維護,對于維修后的檢測,計量和質控管理部門加強交流,制定一些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共識或方法,逐步構建“醫療機構負責、檢定機構服務、行政部門監管和社會公眾監督”的醫學計量檢測監管模式,保障設備的正常使用。
3.小結
醫學計量是保證渦街流量計準確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醫療質量重要技術基礎和保證。通過醫學計量檢定,可以有效避免渦街流量計的盲目淘汰與購置,從而有效降低醫療成本,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保證渦街流量計性能的可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患者的利益,也為醫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3]。設備管理部門應該把醫療計量和質控相互結合,及時按要求做好醫院的計量工作,避免應設備原因造成患者傷害的醫療事故發生,保障老百姓的身體健康,為健康中國提供堅實后盾。